69看书网手机版首页搜索小说

69看书网手机版(繁体版)

m.69kshu.win

首页 > 言情小说 > 凤凰 > 章节目录(2/2) ()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69kshu.win/102094/

第一百三十八章、力主迁都(2/2)

济斯民,还不就是为了救民于水火,不就是为了建一个太平盛世,让百姓安居乐业吗?”

范小见说:“臣还没说完,陛下您先别打岔,民生问题,待会再说,臣先说下迁都的事情。”

朱棣说:“好小子,你敢说朕打岔,你说吧,说得不对,看朕怎么收拾你。”

范小见侃侃而谈:“迁都北京乃是为了国家安定,使得中原不再遭受战乱之苦,现在都城在南京,虽然经济负担最轻,但是北方威胁一直存在,始终对我大明虎视眈眈,只不过要等合适机会,机会一旦来临,必然要长驱南下,侵犯我大好江山。

为了防御北方入侵,从新疆陕西山西北京辽东,一直驻扎大军,造成政治经济中心在南,而军事中心在北,两处相隔数千里,势必造成尾大不掉之势,时间一长,骄兵悍将在外,皇帝养尊处优在内,一旦边将作乱,朝廷兵马定非边将之敌,即便大明不亡于外族,也必亡于边将,此非长治久安之计。”

朱棣说:“胡说!边将兵马尽在朕掌控之中,谁敢反叛!”

范小见说:“陛下起于军旅,熟知战事,满朝诸将无人能敌,但陛下百年之后,未必代代子孙都能上马治军,下马治民。”

朱棣说:“那朕让宗室镇守边防,如此不会有边将作乱之患。”

范小见说:“陛下圣明,但如此虽无边将作乱之患,却有宗室夺权之患,汉有七国之乱,晋有八王之乱,都是前车之鉴,汉朝七国作乱之后为害不大,但是晋朝八王之乱后,才使得胡虏入侵,山河破碎,兵连祸结数百年,不是宗室人品不好,实在是当皇帝的诱惑太大。”

朱棣默然,自己就是宗室夺权的,谁大权在手,不惦记皇位。

范小见说:“历代军事中心都与政治中心重合,大军在朝廷手中,才能保障国家不乱,国家不乱,民生才可保障,国家动荡,民生只有更苦。”

朱棣点点头。

范小见说:“迁都北京,军事中心与政治中心合二为一,正是为了大明长治久安。”

文渊阁大学士杨荣说:“周朝定都洛邑,还不是国运最长,也不用非要到北方才行,秦朝定都咸阳,那是在北方了,还不是二世而亡?”

众位大臣一起说:“对啊对啊,你这小子怎么解释。”

范小见说:“周朝定都中原,那时候周朝的军事力量最强,四面八方的军事力量和周朝远远不能相比,诸位大人请注意,是远远不能相比,我们现在能做得到吗?

从秦始皇起,就修长城防御,汉有白登之困,唐有渭水之盟,军事力量对比没到完全一边倒的程度吧?

现在的军事力量和北方胡虏相比,最多是比对方强一些,而且还不能彻底扫荡干净,至少对方马跑得快,想扫荡干净也追不上,他们吃饭是就地取材,我们大军出征就需要带着粮草,所以说再远,粮草就供不上了,只好回来,不是我们打不过,是后勤没法保障。

所以隐患始终不能根除,隐患不能根除,那大军就不能不长期驻防,大军长期驻防,就绝不能军权旁落,所以迁都北京是不得已而为之。至于秦朝,并非亡于边患,而是亡于暴政。”

户部尚书夏元吉说:“现在国力不振,你说应该迁都,北京营建二十年,耗费无数,而且以后大批物资从南到北运输,损耗巨大,民生如何解决?”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不要忘记把本站加入书签哦!
状态提示:第一百三十八章、力主迁都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