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看书网手机版首页搜索小说

69看书网手机版(繁体版)

m.69kshu.win

首页 > 校园小说 > 旺门小农女 > 章节目录(2/3) ()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69kshu.win/196689/

110、定亲,大丰收(2更)(2/3)

这么大了。”

云承德也不由得感叹了起来,想着有朝一日嫁女儿,乖巧懂事的女儿就要离开,不免一阵心酸。

倒希望阿莞还像个孩子似的,时时刻刻在膝头跟他们撒娇,需要疼爱着。

回去的路上,两小只还在嘀嘀咕咕:“跟阿姐成亲的一定要世界上最好的人!”

“对对对,要长得好看!”

“还要会读书,像阿爹一样聪明!”

“还要对阿姐好!”

“不能跟那个林大笨蛋一样欺负阿姐!”

“可是好难哦……”

云莞在后面听了一路,不由得满头黑线。

她真的,现在只想赚钱,只想暴富,莫得感情,不谈恋爱。

*

云怀诚和桃花的亲事订下之后,两家来往越发频繁,连地里干活,都互相帮忙。

镇上的知道了前些日子还很抢手的云怀诚竟然已经定亲了,定亲的对象还是那个许多人家都想娶回去做儿媳妇的桃花姑娘,大感惋惜了一阵。

从前缠着云怀诚想要帮他说亲,如今人家已经定亲了,自然没有机会了。

于是,当日云怀诚的话一语成箴。

当初云莞取笑被媒婆追赶的云怀诚,如今,媒婆们便找上了她。

但云莞自是不给这些人机会,她忙得很呢,因为,村里的高粱,六月中旬之后,便陆陆续续丰收了。

从三月底种下高粱,直到六月中,将近三个月的种植期,一株株高粱,从一粒种子,长成了幼苗,生了花,结了穗,如今,那沉甸甸的穗子,终于经绿变黄,再变成了火一般的红色。

热烈的颜色,瞧着便让人心情好,好似那日子,会过得原来越红火一般。

从后山的半山腰上看过去,便山下见一大片红艳艳的高粱穗。

六月二十之后,陆陆续续有村民在地里收割高粱,高粱被一根根砍掉,沉甸甸的穗子被收割下来。

农忙虽然辛苦,但看着辛苦几个月的农作物能获得这样的丰收,地里人人都笑开了脸。

还有唱丰收的歌不知从哪块地里传出来,而后一家一家接着传唱下去。

云莞也跟着云大娘和大伯娘一起来收高粱,从前家里下地干活的事情,云玉娘从不舍得让她来做,这次她坚持了许久,云玉娘也只是同意她做些轻活。

云承德兄弟两家的田地,原本一共有三亩半,今年年初开荒,开出了两亩多,如今一共有六亩田,云承德要在私塾教书,顾不上家里的农忙,云大伯去了人间至味的厨房忙着,地里的活儿便只剩家里的女人来做。

云莞本来想请人来帮忙,但云玉娘和大伯娘都拒绝了。

索性云玉娘和大伯娘不是一般的力气大,虽忙碌,却也做得来。

但上林村第一次种高粱,还是自云莞的鼓励之下,大规模种植,上林村上百户人口,将半数的人都种了高粱,开荒之后,每户三五亩田地,加起来也有进两百多亩的高粱地。

一开始不被人看好,随着高粱越长越高,村民们悬着的心也放了下来,尤其到了后期开花结穗,看着沉甸甸的穗子,早已知道今年必定能有个好丰收。

而上林村这样大规模的变化,也引起了陵阳县丞周修文的注意。

高粱收割的这几日,周修文亲自过来视察。

在他没有来之前,陵阳六个乡镇,土地大多数荒废,因为前一任县丞不作为,村民也不愿意开荒,他来过之后,经过视察,发现这边的土地,并非贫瘠到不能种植作物,只是不太适合种植水稻,这对于以米为食的人们而言,是巨大的打击。

但是却适合种植一些喜旱的作物。

上林村种植了一大片的高粱,村民开荒的意愿,是几个乡镇里比例最好的,周修文将这个事情放在了心上,一直有所关注。

在丰收这几日,周修文便亲自来看了。

他早就知道上林村提出种高粱的人是云莞,一开始只当她有些小厨艺,后来才知道,萧韫之护她护得紧,想来必定不是一般人。

这两个月,他也关注着高粱的生长情况,确实长得很好。

云莞带着周修文在地里行走,道:“总的来说,村里一共有六十三户人家一起种了高粱,平均每户人家四亩土地,一共两百五十多亩,现下一大半已经收割回去,就我所知,目前最高产的,一亩产量有七百多斤,不过,大部分人应该也达不到这样的产量,五百多六百一亩的产量比较常见。”

周修文点头:“的确高产,比种植水稻的收成好了太多,看来村民们今年的粮食可有盈余了。”

云莞点头,“大人,如今才六月末,只要在七月中旬之前,下一场雨,还能再种一季的高粱,陵阳一带气候温和,水热充沛,十月之前,还能有一场丰收,这里的土地,不是不能种植东西,只要选对了作物,不是天灾之年,便不会有饿死的百姓。”

周修文听着,沉默不语。

他站在田埂上,一望过去,大片的高粱已经收割了,视线的远处,是没有收割的高粱,还有一些村民在忙活着。

县丞亲自来这个小山村,村民们感到好奇的同时,也疑惑,一些人也隔着远远的距离看周修文跟云莞说话,眼神之中畏怯分明,也不晓得云莞一个姑娘家怎么敢这样跟县丞大人说话的。

周修文看了一会儿,转头问云莞道:“我记得云姑娘自小在上林村长大,从未去过别处,如何懂得这么多种植作物的事情,甚至,还帮助村民们开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不要忘记把本站加入书签哦!
状态提示:110、定亲,大丰收(2更)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