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看书网手机版首页搜索小说

69看书网手机版(繁体版)

m.69kshu.win

首页 > 历史小说 > 食王传 > 章节目录(2/2) ()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69kshu.win/237807/

第十二章 富来客栈的春天(中)(2/2)

肯定是会有的,他也满足了。

药材前面的操作过程并没有避人,东家也不担心,这些药材也只有郎中和药店里的伙计这些人能认得齐,旁人能认得一两样就已经不错了。

一切都已经就绪,第一次操作只能是王况亲自动手,祝四娘子在旁边看着帮忙。将锅洗净,让祝四娘子把火烧旺后,倒入麻油,等油上泛起一点青烟后,王况先将桂叶、姜、切好的葱白、拍碎的蒜头和肉蔻及甘草、花椒丢进去炒香,然后迅速的倒入米酒煮沸后,加水、盐、以及过滤好的酱汁。等到煮沸后,用箅子把汤里的那些香料挑出来,把葱白捡出来扔了。蒜头复又丢进汤里,再找个袋子,把捞出的剩余的香料装好,袋口扎紧,也丢到汤里;其他没入锅炒的陈皮什么的也一股脑的装另一个袋里,又添了些胡椒粒,也扎紧了丢进汤里。

王况并没有很严格的来区分药材的比例关系,他只告诉祝四娘子一条原则,凡是药味比较重的比如丁香就少放,药味淡的比如草果就可以多放些,做到汤香味中有一点药香就可以了,具体的分量自己估摸就行,没必要搞那么严格。卤味这东西,一个人有一个人的做法,多做几次也就能基本固定好分量,味道也就基本固定了下来。

接着王况把前面煮好的牛肉和牛肚也放了进去,等再一次煮沸后,让祝四娘子找了个大点的黑釉陶钵,把锅里的卤汤和肉都盛到钵里,放一边腌泡,要至少泡一晚上,第二天再用大火煮沸后再就用这个陶钵在炉火上用小火焖半个时辰就得了,以后这汤就可以反复的卤制东西,每隔几次把药袋里的香料换掉就行。

此时,还没卤成,就已经闻到阵阵香味出来,又听说这卤汤卤东西会越卤越香,越陈越香,孙铭前不由的两眼冒光,也是更加上心,这钵放在厨房他也不放心,就让祝四娘子捧到她自己房里藏好,等明天再来煮。

王况现在担心的是食材的来源问题,唐时的肉类几乎都是羊和猎人们上山打得的野味,还有就是家养的鸡鸭鹅了,猪是没多少人吃的,养的人也少,牛就更不用说,只有病了伤了的牛才能宰来吃,平时的庄户吃肉本来就少,如果偶尔有牛病了伤了不得不杀了的时候,几乎都是自己村里就分了。这次也是孙掌柜听说有牛要杀,赶去得及时才好说好歹买得一扇牛肉,说是一扇,也不过是百来斤的样子。卤味刚推出的时候,销路肯定不大,倒也是不愁原料来源。但如果以后销路大了,这肉可就少了。

听得王况把情况一说,孙铭前也愁眉苦脸起来,东西是好,可也得要有充足的货源啊,刚才的香味他是闻到了的,可以肯定,今后这卤味必定将给客栈带来滚滚财源。

“其实,很多东西都可以卤的,鸡子鸭子(鸡蛋和鸭蛋),鸡鸭,豆腐都可以。”王况也试着帮孙铭前打开思路:“鸡鸭可以整只卤,而且,卤的品种越多,这卤汤就越香。还有就是豚(唐时称猪为豚,王况后世就知道了的)肉卤起来也很香,尤其是耳朵和大肠。”

“可豚肉卤来有人吃么?”孙铭前有些发愁。

“富贵人家不吃,但走夫贩卒总是会吃的吧,时间长了,总是会有富贵人家尝试的,总能打开销路。”王况可是知道,后世的中国人吃得最多的就是猪肉了。更何况,王况还见过就在南门不远处,还有家卖猪肉的小铺子呢,可见得猪肉还是有人吃的,只不过是上不得席面罢了,这就如同后世,一般操办酒席,鸡鸭下水是一般不上台面的,但平时喜欢吃的人却多了去了。

孙铭前也知道这点,被王况一说也就心里豁然开朗,当下把孙掌柜拉来,吩咐去肉铺买些豚肉来,王况这边也交代孙掌柜顺便把平时几乎卖不动的大肠和猪头也卖下来(大肠由于有股子骚味,很难处理,一般人都不大爱吃,猪头也是很难处理,所以也就卖不动)。王况是知道怎么处理的,也不发愁。而且,猪身上最好的肉可都在头上,就是猪的两块咀嚼肌,俗称合头肉的,合头肉不管是炒来吃或是煮汤,都是又滑又脆。后世的菜市场上是几乎买不到合头肉的,都被肉贩留着自己吃或专门卖给酒店了,而合头肉量不大,一只二百斤重的猪也不过能得到半斤。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不要忘记把本站加入书签哦!
状态提示:第十二章 富来客栈的春天(中)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