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看书网手机版首页搜索小说

69看书网手机版(繁体版)

m.69kshu.win

首页 > 校园小说 > 重生之八爷 > 章节目录(3/3) ()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69kshu.win/65160/

第一百一十六章(3/3)

终他安排进去的人手没能逃过账目审计和商户告发,不但被革了职,还被税关衙门的人打了板子。蔡知府安排的这人是他带来的刑名师爷的小舅子,哪里能咽得下这口气,自然闹到了蔡知府那边,这位小舅子非常不忿的叫嚷道:

“大人,小的看这阳平关当真邪门,哪个地方有这样的规矩?小的以为,那姓姜的就是要吃独食!”

蔡知府心里面也是这么想的,当下越发恼火,可还没等他发作,来自上面的压力就下来了。先是他的钱粮师爷火急火燎的拿着册子过来,急道:“老爷,这账目不对,您可要找陆大人问个清楚,这么多新垦的荒地,要是收不来银子,可是亏大了啊!”

前后两任账目的交接应该是在蔡知府走马上任的时候就办理好的,可因为陆行之不过是省内升迁,衙门从汉中搬到西安而已,他这边拖拉着,蔡知府也没办法强压着陆行之做好交割,这事情就拖到了现在。

眼下看到账目,蔡知府心里面也发急,这朝廷为了鼓励民人开垦荒地,以免田粮赋税七年作为奖励,一般知县那边都不会据实写年份,就为了能够尽量缩短民人免税的时间。只是七年太长,又有那个知县能够坐七年呢,拿捏着年份,知县都是从民人和后任那里拿好处。

民人为了能够享受到尽可能多的年份优惠,当然要孝敬知县老爷。后任为了让自己能够早早收到这粮税,自然也会给前任些好处,帮着前任收拾一些烂摊子。因此这新垦的荒地虽然在田册上记上了,年份却总是拖到前后两任知县交接的时候才会写上去。

上头知府也是知道这个事情,毕竟田册上知府要用印。知府这边不用印,这事情便要重新议定,不过知府也都不在这上面做文章,下头孝敬得还是很足的。偏偏陆行之这回交接给蔡知府的账册便没给用印,也难怪蔡知府的钱粮师爷这般焦急了。一般前任做这种事,都是在刻意刁难后任,若是一般人也就罢了,这陆道台是自家老爷的上峰,这般刁难,若是处理不好,也很麻烦。

蔡知府连忙派人去道台那边问清楚根源,可等他的人回来之后,蔡知府的脸色就非常难看了,一字一句从牙缝里蹦出来似得:“他当真这么说?欺人太甚!他的胃口也太大了,人都走了,竟然还不肯从税关那里松手,凭什么叫我不要坏了规矩,这是哪门子的规矩?”

回来禀报的下人哆嗦着说:“陆、陆大人说了,如果老爷要问,就说是李大人原来留下的规矩,望、望大人海涵。”

其实陆行之原话说的很不客气,只是下人不敢据实说罢了。蔡知府听了这话倒是像一盆凉水浇了下来,李巡抚指的自然是前任巡抚李有行。这位李巡抚已经调回了京城,升任户部左侍郎。那可是户部啊,掌管着钱粮……蔡知府低头看着这个田粮册子,终于想通了陆行之有恃无恐的所在。

脸色一变再变,这事儿他没法子来硬的,只能先从税关那里收手,好好解决这件事。至于以后,蔡知府想,看来还是得和气生财,走通走通董家的门路,看能不能和这位小姜大人一起发财。

就这么一会儿,原本他还不是很看得起的姜沐英,就成了他嘴里的小姜大人了。

除开这些后话不说,当初八爷给陆行之活动关系,为的就是能够将阳平关牢牢把持住,这个目的,在八爷见过满图和库勒纳之后,就已经算是板上钉钉了。那时候康熙正想着各地要员的安排、年后南巡的事情,哪里会关注一个再正常不过的知府和道台的升调变迁呢,混在那奏章密密麻麻的名字里面,陆行之还真是非常的不起眼。

康熙只想着把和老八交好的刚安、富达浑从地方上调回来,哪里知道就在他不经意间,八爷就稳稳的操控着一只看不见的手,把他真正想要的目的给完成了。

而就在康熙批复这些堆成小山的奏折时,遥远的南海之上,荷兰和葡萄牙的舰队正在互相对峙,正在就澳{门}一事争论不休。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不要忘记把本站加入书签哦!
状态提示:第一百一十六章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